到达五星格韦
“五星格韦”用汉语来译就是“吉祥美好”的意思。它是赞比亚西北省管辖的一个小村庄,距省会索罗维兹二百多公里,至今没有用电照明,没有通讯设备。我们来赞比亚的第一个化探项目就在这里。
我们到达五星格韦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,因为早有准备,我们将从卢萨卡购买随车带来的小型发电机发起来照明,安好床铺,吃点在路上买来的面包。一天奔波劳顿,一倒床上不少人就发出了酣睡的鼾声。
天亮起床我才看清我们住在学校边上,这是学校一位老师腾出的房子。这是一所乡村学校,四五间用铁皮盖顶的教室,大概只办到小学五年级,学生和老师都住在自己家里学生的年龄从七岁到二十岁不等,他们的家离学校都较远,要不每天不会有这么多的学生迟到。每星期一、五,学生集中在教室门前的操场上接受校长的训导,唱圣经上的歌谣。校长是个中年妇女,她派她的儿子来给我们挑水,听说我们没有桌子办公,叫学生送来两张书桌,价钱是10万KUACHA一张,又送来她家里的一张旧办公桌给厨房做案板。我们租住的老师的房子大约只有50多平方,月租竟然要三百万KUACHA有点离谱了。
我们住房的侧面是学校的篮球场和足球场,足球场边上就是茫茫原野,当然原野中有许多芭蕉树,还有一株株长得像剑麻般硕大的芦荟。老邓、老廖和老李每天清早都去割一两片芦荟来洗脸,擦得光溜溜的,估计蚊子都立不住。门前有棵刚开花的芒果树,有棵古槐,我们用铁丝绑住两头,中间晾晒衣服。我们就在树下烧炭起炉,露天做饭。
安顿了生活,第二天由校长带领,易经理和小蒋去拜访酋长。没有酋长的允许时不能贸然进入工作地点的。易经理已经从卢萨卡买好拜见酋长的礼物,可惜当天酋长去了省会,三人只好返回驻地。
赞比亚的酋长到底是世袭还是选举,官职像中国的县长还是乡长,我暂时还无法了解,反正酋长的话就是法律就是指令。酋长的级别越大,国家给予的伺卫人员就越多,在酋长管辖的范围内,若是有谁违抗他的指令,他的伺卫们就会带着手铐、皮鞭、佩戴枪械前来抓人,不问青红皂白动手就是一顿毒打。酋长的地位无疑与当地的土皇帝,不论人种,肤色,见到酋长后都要脱帽、下跪、拍三下手。这就是拜见酋长的礼节。
下午去见酋长未果,他的车坏在归途中,第三次总算见着了,但酋长开口就要五百万KUACHA不然一切免谈,当时易经理只带了见面礼,没有带这么多KUACHA在身上,只得立即驱车前往中矿设在谦比西的分公司取钱,并且把分公司的专职翻译小曹也请过来了,酋长终于降低了条件,允许我们开展工作。
别看赞比亚到处是平原却到处是野生林,藤蔓缠绕,荆棘密布,障碍重重,丝茅草密密匝匝,野蜂出没,蚂蚁成群,蚊子铺天盖地,不知名的蛇类、鼠类、蜘蛛更是让人不寒而栗。虽然时下是赞比亚的冬季,属于干旱季节,要进去勘察采样必须烧荒砍伐开路,被惊动的正在蛰伏的虫类就会漫天飞舞,叮蛰行人。
我们要在当地雇用十几个精壮劳力,可不想却来了四十多个,一眼看去这四十几个年纪均差不多,很难辨别谁年轻,好像个个都四十好几岁了。非洲热带丛林里生活的人二十几岁就像我国的中年人了,加上肤色黝黑,皱纹重叠就更显得衰老。易经理无法,只好让化探队员各自挑选三人,剩下的人一律叫他们回去,被选上的人兴高采烈,落选的人满腹牢骚。
这些雇来的人倒也不畏惧那些野蜂、蜘蛛、毒虫,每天都开心的哼着动听的歌谣走在最前面,加上每天的午饭都由我们提供,每人三个馒头还有加了白糖的开水供他们喝,他们乐得
不知该如何表达,便在地上翻筋斗或是我们休息时他们依然不停地干着。他们平时在家中一天只吃一顿“西玛”,早餐大都从没吃过东西,面食他们更视为是珍品。整个赞比亚没有出现过包子馒头,所以这些雇工很快就记住了汉语包子馒头。有不少雇工悄悄留下一两个馒头带回家给家人分享,他们品尝馒头就像品尝山珍海味一般,住在丛林深处的人家烧出碳来也无法卖掉,连每天一餐的“西玛”都吃不上,只有天天红薯裹腹,一年难得见一两回荤腥。我曾去看过我们驻地附近的一户人家,这是一户有着八口人的家庭,夫妻俩加六个孩子,两间比人高不了多少的泥砖屋,用丝茅草蓬顶,住房面积不到四十平方。从墙外被风沙侵蚀削落得痕迹上看它存在的年头已经不短了。看不出主人的年纪,六个孩子一字排开像是一级级的楼梯孩子们都赤着脚,身上的衣服好像从来没有洗过,个个蓬头垢面只有一口牙齿是白的。房里没有床,地下堆着破烂不堪的棉絮。看到他们可怜我拿去几个早上剩下的馒头给他们,他们不感谢我口口声声感谢上帝,在他们眼里,无论是谁施舍的还是他本人讨来的,都是上帝的恩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