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69年以前我一直生活在城市,不知道什么叫砍柴。1969年父亲被下放,我们全家被下放到福建省明溪县,那是福建省闽西山区,那年我12岁。
山区居民不论是城镇人、还是农村村民,当时都是烧木柴做饭。
为了省钱,暑假的一天,妈妈叫我带着两个弟弟上山砍柴,并为我们准备了干粮。从县城到山上大约要走十多里路,一路的陡坡,气喘吁吁。妈妈交代要砍硬木(杂木),说:硬木好烧。我们选了一棵约15公分粗的树,出发前虽然磨过刀,但刀是城市人的劈柴刀,不是砍柴刀,我与二弟轮流砍,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才把树砍倒。
此时已经过午,山风呼呼,似乎在讥笑我们。我们坚持把树抬到路上,已经精疲力尽、饥肠辘辘。吃了干粮,我与二弟抬着木头开始下山,小弟则背着一小捆细木柴。上山时还以为下山时能轻松,岂知“上山气喘,下山腿软”,加上用尽了力气,感觉下山更比上山难。
我们走走停停,哭丧着脸,拼命坚持着,小弟终于坚持不住,说什么也不背了。我只好把他那捆木头绑在中间与二弟抬着。到家时已临近天黑,累得苦不堪言。
这是我第一次砍柴的经历。它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吃苦和坚持,在日后的工作、学习、生活的竞争中,使我受益非浅。后来我向当地人和同学学习,与他们结伴,并借了柴架,买了砍柴刀,再也不带小弟去了。砍柴也有许多学问,包括选什么地点、什么样的木柴,怎样砍、怎么装,差不多每半个月上山一次,我逐渐学会了砍柴,再后来也不用带干粮了。当然还是不如当地农民。
山区居民不论是城镇人、还是农村村民,当时都是烧木柴做饭。
为了省钱,暑假的一天,妈妈叫我带着两个弟弟上山砍柴,并为我们准备了干粮。从县城到山上大约要走十多里路,一路的陡坡,气喘吁吁。妈妈交代要砍硬木(杂木),说:硬木好烧。我们选了一棵约15公分粗的树,出发前虽然磨过刀,但刀是城市人的劈柴刀,不是砍柴刀,我与二弟轮流砍,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才把树砍倒。
此时已经过午,山风呼呼,似乎在讥笑我们。我们坚持把树抬到路上,已经精疲力尽、饥肠辘辘。吃了干粮,我与二弟抬着木头开始下山,小弟则背着一小捆细木柴。上山时还以为下山时能轻松,岂知“上山气喘,下山腿软”,加上用尽了力气,感觉下山更比上山难。
我们走走停停,哭丧着脸,拼命坚持着,小弟终于坚持不住,说什么也不背了。我只好把他那捆木头绑在中间与二弟抬着。到家时已临近天黑,累得苦不堪言。
这是我第一次砍柴的经历。它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吃苦和坚持,在日后的工作、学习、生活的竞争中,使我受益非浅。后来我向当地人和同学学习,与他们结伴,并借了柴架,买了砍柴刀,再也不带小弟去了。砍柴也有许多学问,包括选什么地点、什么样的木柴,怎样砍、怎么装,差不多每半个月上山一次,我逐渐学会了砍柴,再后来也不用带干粮了。当然还是不如当地农民。
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