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4年,17岁的我,高中毕业报名上山下乡。成为当时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的一员,从此离开父母,投入社会。我们八名同学被分在了福建省的北部“边疆”——松溪县城关公社长巷大队垱布生产队,其中五男三女,我是当中年龄最小的一个。
那是闽北山区,大南山下,山青水秀。种水稻为主,都是梯田。出工劳动是辛苦的,特别是“双抢”时节。白天出工,早晚还要到自留地种菜。晚上则到队里评工分,与农民在一起学会了卷“喇叭筒”抽烟。
当地民风很好,农民们都很朴实、很友善。那时农村还是人民公社大集体生产,因此许多活动都是集体化。我们生产队约400口人,除集体有养猪场外,农民家家都喂猪,无论谁家杀猪,都请全村老少吃一顿(我记不清是一头还是两头猪)。当地农村多使用八仙桌(四方桌),我们八个知识青年正好是一桌。大块的红烧肉、大碗的肥肉煮海带,还有许多山区农村特产,香菇、松菇、红菇,鲜笋、笋干等,总不少于十多道菜。席间,生产队干部、青年好友经常会到我们知青桌敬酒、问候。时间长了,每逢杀猪、红白喜事、生产队聚餐,村民都习惯为我们知识青年留下一桌。大块吃肉、大碗喝酒、大桶吃饭,享受了在城市家庭无法体验的口福。在下乡的两年时间里,不乏享受口福的机会,尤其是在当时生活水平不高、食品不充足、不丰富的情况下。至今回味,感觉唾液还在口腔内打转。可以想象,吃这一顿后应该是所剩无几。
离开生产队30多年了,改革开放也已经30周年了,国家、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农村也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温饱问题早已解决,许多地方正在向富裕、现代化发展,人们早已不再馋肥猪肉了,农村人与城里人的差距逐渐缩小。不知道现在垱布村有些什么变化,思念善良、纯朴的村民,想念青山绿水的美好风光。
我曾梦想在大南山下建一个小蜗居颐养天年。在我的有生之年,我一定要回到山村看看。不吃肥肉了,但一定要喝红米酒。
(1968年12月,毛泽东关于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,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,很有必要”的指示发表后,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上山下乡高潮。谨以此文纪念上山下乡40周年。)
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