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感怀84]炒面

作者:百万飞龙 2009年09月03日 20:28:06 浏览:485

上学的时候,听老师说过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吃炒面的故事,记不清哪部电影也有过吃炒面的场景。

  炒面能够长时间存放,食用方便。我母亲会炒面,我到分校劳动时,母亲怕我饥饿,专门为我准备了炒面充饥。

  文化大革命时期,1966年5月7日,毛泽东主席看了解放军军委总后勤部《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》后,给林彪写了一封信(简称《“五七”指示》),这个指示成为“文化大革命”中办学的方针。于是,当时兴起了许多“五七”学校(分校)、 “五七”干校、“五七”农场(工厂)等等。我在福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时的分校办在郊区的北峰山区,学生们每次轮流到分校劳动两个月。

  劳动虽然辛苦,但干起来,通常会忘记疲劳,不感觉饥饿,收工时也就到了开放的时间。如果遇到下雨天不出工时,饥饿的小馋虫才频频作怪,常常感觉饥肠辘辘。大概因为炒面便于存放和食用,那时有不少同学家中都准备了炒面。多数同学并不吝啬,互相品尝。记不清妈妈为我准备了多少炒面,妈妈在炒面中放了一些油和白糖,既可以用开水拌成面糊吃,也可以直接放于口中干吃。但千万别在吃的时候说话,如果说话会喷出来或者呛喉咙。有的同学喜欢恶作剧,在你干吃炒面时故意逗你笑……。这样,没有几次便囊中空空也。

  现在回想,在那吃不饱肚子的年代,妈妈为我从全家人的口粮中抠出来的炒面,要让她动多少脑筋为全家人弥补?而她自己一定是勒紧裤腰带。

  劳动是辛苦的,尤其是对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来说,是不堪重负的。也许那个年代,也丰富了我们的经历,某种程度也锻炼了我们的意志或某种精神,或许也培养了我们的体质。我觉得:不说是不务正业吧,至少是耗费了许多的时间,使得我们知识青年的知识成分受到影响。

  现在生活富裕了、油水多了,那吃不饱肚子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,再也不用炒面充饥了。现在的学生能够专心地读书了,希望现在的学生要珍惜时间,珍惜现在的学习氛围。同时自己要端正学习目的,用现代的方法锤炼自己的意志和精神。

 

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