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子红了 歌声火了——国庆征文(10)

作者:百万飞龙 2009年09月14日 21:11:06 浏览:370

歌声悠悠,岁月春秋。八十年代后,国家经济逐步富强,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,小日子愈来愈红火。日子好了,歌声更火。男人在唱,女人在唱,老人在唱,孩童也在唱,广播电视里唱,马路边的卡拉OK也在唱……人人都想唱就唱。

  我缺少音乐细胞。学生时代学歌,老师必先教歌谱,可是我至今也不识谱。但我很佩服音乐人,喜欢听音乐,特别喜欢听乐器独奏,曾经试图学吹笛子、二胡、小号、长号等乐器,终究没有学会一样。唯一与乐器沾点光的是少先队时是鼓手,大鼓、小队鼓我都打的不错。

  我虽然缺少音乐细胞,但模仿能力还可以,无论什么歌,听几遍我就能唱出来,“文革”时期所有的样板戏我基本都能唱,记不清歌词的也能把歌调哼出来。

  六十年代,难得听到歌声,大多数唱的都是政治歌。“文革”期间,每天必唱两首歌,一是《东方红》,二是《大海航行靠舵手》。后来是开会会前唱《国歌》,会后唱《国际歌》。上山下乡后,在知识青年中广传一些抒情歌曲手抄本,有许多是前苏联的歌曲,如: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》、《喀秋莎》等;中国歌曲有:《敖包相会》、《一剪梅》、《绿岛小夜曲》等等。有一个同学歌唱得很好,还会美声唱法,我跟他学会唱《三套车》,后来我在一些场合唱这首歌,竟然也得到大加赞赏。

  我参军后,部队经常唱歌,队列行进时唱、会前课前唱、吃饭前唱、看电影前唱,分队之间还时常拉歌。节日、集训通常都会组织合唱比赛,我当过多次指挥,胜多输少。那时通常选择进行曲、有力的歌曲,比如《大刀进行曲》、《团结就是力量》、《我是一个兵》等,也会采取重唱、分部等唱法,设计一些简单的动作。

  文化禁锢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得到解放,八十年代起,许多抒情歌曲开始流行。九十年代初,时新卡啦OK,平民也可以拿起麦克风随心所欲地唱歌了,我家也不落后,买了卡啦OK录放机,闲时引吭高歌。我在军队时,号召各连队都买了卡啦OK机,丰富了连队文化生活。我与妻子曾在一家宾馆唱了一首《在雨中》,获得满堂喝彩;从军队转业后,我也曾代表单位参加了一些歌咏活动。

  近些年来,我国文艺舞台百花齐放,赛事不断,十分繁荣,先后进行了青年歌手大赛、小品大赛、相声大赛、舞蹈大赛、戏曲大赛、民族乐器大赛等。同时出现了许多新鲜的文艺奇葩,如原生态唱法、组合唱法等等,让人赏心悦目、耳目一新,感觉到了文艺的魅力,进一步繁荣了中国文艺舞台。

  生活丰富多彩,文艺舞台更火。唱歌好比人生。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,相信将会有更多脍炙人口的优秀歌曲唱遍祖国大地,将会有更多的歌唱新秀走进舞台,歌声将更多的融入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。
 

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