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除夕

作者:余一 2009年09月16日 23:11:46 浏览:351

 
除夕是我国古老而隆重的节目,它源于先秦时期的“逐除”。据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古人在新年前的前一天,击鼓驱退“疫疠之鬼”,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。

关于除夕的由来还有一种传说,相传远古之时,我们的祖先遭受一种叫“年”的野兽的威胁。百姓惶惶不可终日,人和“年”的斗争了许多年,才发现,“年”怕三种东西:红颜色、火光、响声,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、门口烧火堆,夜里通宵不睡,敲敲打打。这天夜里,“年”闯入村庄见到家有红色和火光,听到震天的响声,吓的跑回,再也不敢回来。人们为了纪念这次和庆祝那天晚上,便叫“过年”也即“除夕”。

在这两种解释中我们找到了过除夕的雏形,也是对除夕之夜的最好解释了。家家户户都用红纸对联贴在门上,取代桃木板;点灯笼取代门口烧火堆;敲锣打鼓,燃鞭炮,烟花更是为了造出那所谓的“响声”了。

除夕之夜,北方人包饺子,南方人做年糕。水饺形似“元宝”,年糕音似“年高”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。还要吃“团年饭”。其中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,是千万不能吃的,自小到大人们就这样交代的,至今我仍未翻到答案,我想鱼代表“富裕”和“年年有余”象征着来年的“财富和幸运”,放在桌上属于一种装饰品的缘故吧!如果真是这样的话,吃一点还是没关系的,特别是对于向我这样属猫的人,碗里留一点就可以了。

古代人极其重视除夕之夜的礼仪,人们通宵不寐,以待新年,称为“守岁”,《风土记》中记载:除夕“各相与赠送”,称曰“馈岁”,酒食相邀,称曰“别岁”,长幼聚饮,祝颂完备,称曰“分岁”。而今天,除夕之夜的高潮应该是长辈们发“压岁钱”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,钱不论是大人、稚童,就是婴儿都会相中,虽然婴儿的钱交由父母带管。接着是燃鞭炮,烟花。有些风俗晚上十一点多燃鞭炮,并关上大门,到初一早上才打开,再燃鞭炮接财神。而且除了除夕的灯火,通宵不熄,俗称“光年”。

近来又有人在叫嚷过年就等于过钱。年过了,钱没了,又是一年吉祥开始了…….
 

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